人生得失寸心知,聚散浮沉各有时。
春社燕来秋社去,南江汛早北江迟。
遗簪宋玉悲墙角,坠屦杨朱泣路歧。
漫说凡夫多势利,鹪鹩犹拣最高枝。
(此诗押平水韵上平声四支部韵)
2009年11月27日作
(春社:古时于春耕前祭祀土神,以祈丰收,谓之春社。 秋社:古
代秋季祭祀土神的日子。《统天万年历》曰:“立春后五戊为春社,立
秋后五戊为秋社。” 遗簪:孔子出游,遇一妇人失落簪子而哀哭。孔
子弟子劝慰她。妇人曰:“非伤亡簪也,吾所以悲者,盖不忘故也。”
事见《韩诗外传》卷九。后以“遗簪”比喻旧物或故情。 宋玉墙:
战国楚宋玉《登徒子好色赋》谓宋玉东邻有一女,姣好为楚国之冠,登
墙窥视宋玉三年而宋玉不与之交往。 坠屦:汉贾谊《新书·谕诚》:
“昔楚昭王与吴人战,楚军败,昭王走,履决,背而行,失之。行三十
步,復旋取履。及至于隋,左右问曰:‘王何曾惜一踦履乎?’昭王曰:
‘楚国虽贫,岂爱一踦履哉!思与偕反也。’自是之后,楚国之俗无相
弃者。”后因以“坠屦”或“坠履”为不轻易遗弃旧物或故物失而复得
之典。 杨朱泣歧:《荀子·王霸》:“杨朱哭衢途曰:‘此夫过举
蹞步而觉跌千里者夫!’哀哭之。”谓在十字路口错走半步,到觉悟后
就已经差之千里了,杨朱为此而哭泣。后常引作典故,用来表达对世道
崎岖,担心误入歧途的感伤忧虑,或在歧路的离情别绪。 漫说:别
说,不要说。)
宋玉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