唯吾不得甩茅茨,坎壈羊肠久匍匐。
欲访桃源路已迷,未登蓬岛舟偏覆。
马临歧道又穿蹄,车入穷途还断轴。
行路难,行路难,杨子泣,阮生哭。
见说翰林风月好,不如摛藻看桑陆。
(此诗押平水韵入声一屋部韵)
张承展 作于2011年10月7日夜
(日近长安远:南朝宋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夙惠》:“晋明帝数岁,坐元帝膝上。有人从长安来……因问明帝:‘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?’答曰:‘日远。不闻人从日边来,居然可知。’元帝异之。明日,集群臣宴会,告以此意。更重问之,乃答曰:‘日近。’元帝失色,曰:‘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?’答曰:‘举目见日,不见长安。’”后以“日近长安远”喻指向往帝京而不得至。 阳关道:指古代经过阳关通往西域的大道。语出唐王维《送刘司直赴安西》诗:“绝域阳关道,胡沙与塞尘。”后泛指康庄大道。 茅茨:指简陋的居室。引申为平民里巷。 坎壈:困顿。 羊肠:喻指狭窄曲折的小路。《尉缭子·兵谈》:“兵之所及,羊肠亦胜,锯齿亦胜,缘山亦胜,入谷亦胜。” 匍匐:爬行。 桃源:晋陶潜作《桃花源记》,谓有渔人从桃花源入一山洞,见秦时避乱者的后裔居其间,“土地平旷,屋舍俨然。有良田、美池、桑竹之属。阡陌交通,鸡犬相闻。其中往来种作,男女衣著悉如外人。黄发垂髫,并怡然自乐。”渔人出洞归,后再往寻找,遂迷不复得路。后遂用以指避世隐居的地方,亦指理想的境地。 蓬岛:即蓬莱山。古代传说中的神山名。亦常泛指仙境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自威、宣、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、方丈、瀛洲,此三神山者,其傅在勃海中。” 穿蹄:马行日久,蹄铁磨穿。 杨子泣:杨朱泣歧。《荀子·王霸》:“杨朱哭衢途曰:‘此夫过举蹞步而觉跌千里者夫!’哀哭之。”谓在十字路口错走半步,到觉悟后就已经差之千里了,杨朱为此而哭泣。后常引作典故,用来表达对世道崎岖,担心误入歧途的感伤忧虑,或在歧路的离情别绪。 阮生哭:《晋书·阮籍传》:“(籍)时率意独驾,不由径路,车迹所穷,辄恸哭而反。”后因以“阮生哭”为穷途悲叹之典故。 见说:听说。 摛藻:铺陈辞藻。意谓施展文才。汉班固《答宾戏》:“虽驰辩如涛波,摛藻如春华,犹无益于殿最也。” 桑陆:犹言桑田沧海。)
沧海桑田
评论